傳感器在智能手機中的運用
智能手機給用戶帶來的體驗絕對不僅僅是第三方擴展功能,還有它依靠硬件基礎所實現的人機交互體驗,比如說屏幕旋轉,甩動手機切歌換壁紙等等。很多人都不解在聽筒旁邊的幾個小黑點是做什么用的,其實它們就是這些人性化功能的硬件基石,這些統稱為“傳感器”的配備感知著智能手機對光線,距離,重力,方向等方面的變化,并能讓我們獲得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使用體驗。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眾多的傳感器,它們雖然不似處理器RAM內存等重要核心硬件一樣被經常擺上臺面,但智能手機的不少細節功能都離不開這些傳感器,接下來讓我們來為大家一一展示這些藏在手機當中的傳感器究竟有什么用處。
光線傳感器:手機屏幕顯示亮度忽明忽暗這個現象,就是由手機的光線傳感器所感知。手機當中有一個設置叫做“自動調節亮度”,如果你選擇該功能之后,在光線傳感器的感知下手機會自動感應當下環境光線的強弱程度,并且會自動調節屏幕顯示的明暗效果。當光線強時屏幕顯示就變的更加明亮,當光線弱時屏幕顯示則會變得偏暗,以讓用戶眼睛獲得更適應的視覺感觀。
距離傳感器:當你進行通話手機放置在耳邊或者臉龐時,手機屏幕會自動關閉變黑,這不是手機壞了,而是距離傳感器在起作用。它會及時判斷手機處于什么樣的狀態,當你打電話時會自動黑屏以防止你在通話過程中耳朵或者臉頰肉不小心觸碰到掛斷鍵或者產生其它操作,同時還可以有效節省電量。
利用前置攝像頭/傳感器實現的隔空操作
無論是自動調節屏幕顯示的明暗程度,顯然低估了這兩位“元老”的實力,在廠商絞盡腦汁想差異化時代的初期,這兩個傳感器也被賦予了很多“智能”的功能,比如利用它們和前置攝像頭一起實現一些解鎖、掛斷電話等的隔空操作,但一直以來由于使用習慣和準確度的問題,流行程度一般;不少人還會像上車就關掉汽車的發動機啟停技術一樣買到手機就先把這些“智能”功能關掉……
除了前面介紹的幾款之外還有其它方面,像是陀螺儀,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等等。陀螺儀從三軸到六軸,加上蘋果iPhone的宣傳也被用戶所熟悉。它的能力更強大,可以視為包含重力/方向等傳感器。簡單來說,重力傳感器是判斷感知線性的動作,方向傳感器則是感知角度,而陀螺儀則是一個立體空間的感應,它可以更好的感知偏轉的動作并測量或重構出完整的3D動作,而其它幾個傳感器比較單項一些。
產品
公司資訊
- 辭舊迎新,更迭壹始,凱基特祝您2022元旦快樂!
- 【邀請函】2021SIA東莞智能工廠展暨DME東莞國際機床展
- 【喜訊】凱基特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復審認定
- 【喜訊】凱基特獲省機械工程學會授牌“科技服務站”!
- 我公司將于6月1日-3日參展2021中國(南京)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博覽會
- 我公司將于5月6日-8日參展2021上海智能工廠展暨第19屆工業自動化及機器人博覽會
- 南瑞集團首席專家楊儀松一行蒞臨凱基特調研指導
- 凱基特2021春節放假通知
- 凱基特參展5G+全球創新應用南京峰會
- 凱基特正式復工通知